中方的专机刚走,27国收到反制通告,欧盟没想到,报复来得这么快!

据人民网消息,7月3日至5日,中国外长王毅访问法、德及欧盟总部,返程后数日,中方即对欧盟27国发起反制,欧盟始料未及。据财政部7月6日通知,政府采购预算超4500万元的医疗器械,须排除欧盟企业(不含在华欧资企业);非欧盟企业提供的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,占比不得超合同总金额50%。商务部同步表示,此举是因欧盟6月20日限制中企参与其医疗器械公共采购,中方不得不采取对等措施。

中方反制并非孤例。此前,商务部公布对欧盟进口白兰地的反倾销终裁,认定存在倾销,国内产业受实质损害威胁,且二者有因果关系。自2025年7月5日起,征收27.7%-34.9%的反倾销税,为期5年。马爹利、轩尼诗、人头马等34家企业进入“适用价格承诺公司名单”,不违反承诺可豁免。这一反倾销调查源于2023年11月中国酒业协会的申请。

中方的专机刚走,27国收到反制通告,欧盟没想到,报复来得这么快!

冯德莱恩(资料图)

2019年至2023年1-9月,欧盟白兰地进口量占中国总进口量97.5%以上,市场份额最高达53.18%。同期,国内产业同类产品虽盈利,但开工率、销售量等关键指标下滑,盈利能力减弱。调查还显示,欧盟白兰地产能超1.8亿升,是中国国内需求量的2-3倍,闲置产能若转化为实际产量,将大幅增加供应。欧盟市场消化能力有限,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烈酒市场,对其吸引力大,倾销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价格造成压制,与实质损害威胁存在因果关系。

中欧贸易摩擦不止于此。2024年双边贸易额7858亿美元,今年一季度进出口1.3万亿元,每分钟贸易超1000万元。但双方在电动汽车关税上分歧严重,欧盟要求中国车企承诺在欧最低售价,限制中国在欧电池产业链投资比例;中国主张按WTO规则市场化解决,反对行政干预价格。截至5月,8轮技术磋商无果,欧盟称“情况持续恶化”。2024年10月,欧盟以“中国电动车低价倾销”为由启动反补贴调查,威胁加征最高45%关税;中国则对欧盟白兰地、猪肉等发起反制调查,导致谈判僵局。

中方的专机刚走,27国收到反制通告,欧盟没想到,报复来得这么快!

展开全文

中欧汽车关税谈判(资料图)

欧盟还取消了7月24日至25日的中欧经贸高层对话,理由是需先推进贸易问题。此前,欧盟限制中企参与500万欧元的医疗器械招标,中方随即反制。俄乌冲突也影响中欧关系。乌克兰近期制裁5家中国企业,称其向俄罗斯提供军事生产零部件。这并非首次,今年4-5月美国减少对乌供武时,泽连斯基就以支持俄罗斯为名制裁过多家中企。

分析认为,乌此举意在迎合美欧,寻求更多援助。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称,中国对俄乌冲突的态度将决定中欧关系,指责中国支持俄罗斯加剧欧洲不稳定,要求中国谴责俄罗斯、尊重世贸规则。中方则坚持中立立场,强调中俄合作不受第三方干涉。欧盟当前还面临美国的关税压力。特朗普计划8月1日后对欧盟商品征税,欧盟正争取将税率定在10%,避免涨到50%。

中方的专机刚走,27国收到反制通告,欧盟没想到,报复来得这么快!

冯德莱恩和特朗普(资料图)

为此,欧盟愿让步,希望美国对飞机零部件、葡萄酒、烈酒、部分医疗器械等豁免关税。双方还讨论汽车免税配额机制,即欧洲车企在美国生产一辆车,可免税返销欧洲一辆,这在欧盟内部引发争议。7月7日,特朗普给14国发函加征25%-40%关税,未包括欧盟,被视为谈判的关键信号。欧盟内部考虑在部分商品基准关税上让步,同时争取降低美国对汽车征收的25%关税。

德国副总理称,若谈判破裂,欧盟将反制,已备好1160亿欧元的报复清单,涉及美国大豆、波本威士忌、飞机等,计划7月14日生效。欧盟去年对华贸易逆差2910亿欧元(约3500亿美元)。在中美欧的复杂博弈中,欧盟的选择将影响其自身经济利益。中方的反制措施,是对欧盟此前行动的回应,也展现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。未来中欧关系如何发展,取决于双方能否在贸易、地缘等问题上找到平衡点。

评论